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K-EV RACCO亮相东京车展 比亚迪破冰日本市场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亚迪K-EV RACCO亮相东京车展,中国电动车破冰日本市场
东京有明会展中心,一款小巧灵动的纯电K-Car吸引着众多日本观众驻足,这是比亚迪为日本市场量身打造的K-EV RACCO,也是中国车企深度破局日本市场的新信号。

在2025年日本移动出行展(以下简称“东京车展”)上,比亚迪作为唯一参展的中国车企,全球首发了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纯电K-Car——BYD RACCO(海獭)。

这款严格遵循日本《轻自动车法》技术规范的微型电动车,长宽高分别为3395mm、1475mm和1650mm,精准契合了日本轻自动车的法规上限。

与这款K-Car同时亮相的还有比亚迪首款插电混动车型海狮06DM-i,标志着比亚迪在日本正式开启“纯电+混动”双线产品策略。

01 破局日本:中国汽车的精细化出海
比亚迪此次东京车展的参展阵容覆盖了乘用车与商用车两大板块,展现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全面进军日本市场的决心。

从最初的电动巴士到今年车展上带来的超级混动DM-i车型海狮06DM-i和全球首次亮相的K-EV,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产品矩阵正日趋丰富。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在车展上表示,今年是比亚迪进入日本市场的第20年。

经过20年的深耕,比亚迪已从最初的电动巴士试水,发展到如今乘商联合参展的全新阶段。

目前,比亚迪在日本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并计划在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布局。

02 精准定制:RACCO如何贴合日本市场
比亚迪RACCO的设计深度适配日本城市出行特点,从车身尺寸到功能配置均贴合当地用户需求。

这款车采用方盒子造型,配备双侧滑门设计,这一结构能有效应对日本常见狭窄停车位的使用难题。

在空间利用上,RACCO虽然车身紧凑,但可乘坐4人,体现了日本K-Car“小尺寸大空间”的设计理念。

独特的双A柱配合大面积三角窗设计,将驾驶者的视野盲区显著缩减,直指日本都市行车中的痛点。

动力方面,RACCO搭载20kWh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组,在WLTC测试标准下可实现180公里的续航里程,恰好满足日本家庭日常通勤的平均距离。

支持的100kW大功率快速充电,使得电量从30%恢复至80%仅需15分钟,充电效率优于日本市场同类车型。

03 双线布局:纯电与混动协同发力
比亚迪在此次东京车展上不仅推出了纯电K-Car RACCO,还同步推出了首款插电混动车型海狮06DM-i,正式在日本市场开启“纯电+混动”双线模式。

海狮06DM-i是比亚迪在日本的首款插电混动车型,搭载DM-i超级混动系统。

这款车型对应的正是其在中国市场持续热销的宋PLUS DM-i,展示比亚迪将其在中国验证成功的技术方案导入日本市场的策略。

双线布局的背后是比亚迪对日本新能源汽车市场特点的精准把握。

行业分析指出,日本市场仍以混动车型为主流,纯电车型占比不足10%。

比亚迪选择此时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正是看中了日本用户对续航焦虑与实用性的双重需求。

04 战略意义:从商用车到乘用车的全面渗透
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拓展采取了 “商用车先行,乘用车跟进” 的差异化策略。

刘学亮介绍,自2015年进入日本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以来,比亚迪凭借J6、J7、K8三款纯电动巴士产品,成为日本电动巴士品类市占率第一品牌。

此次车展,比亚迪在商用车领域再添新战力:全球首发纯电卡车T35与J6 living car小型纯电巴士概念车。

其中,纯电卡车T35完全按照日本市场的法规和尺寸要求定制,搭载刀片电池,计划2026年在日本上市。

这种“商乘并举”的生态化打法,不仅提升了抗风险能力,更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壁垒。

05 市场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
比亚迪RACCO预计售价约260万日元(约12.1万元人民币),与当前日本市场热销的日产Sakura(起售价约253.66万日元)处于同一价位区间,主打城市通勤与家庭代步场景。

市场空间方面,根据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日本汽车市场总销量为442.1万辆,其中轻自动车类别就贡献了155.7万辆,占据整体份额的35.2%。

若能在此领域获得一定市场份额,将为初入日本乘用车市场的中国品牌提供重要的立足点。

同时,日本消费者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东京大学山本健一教授的研究显示:“35岁以下日本年轻消费群体中,28% 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考虑购买中国品牌电动车,这一比例较2020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

但挑战同样存在:日本用户对国产品牌忠诚度高,比亚迪需在售后服务、充电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

此外,日系品牌正加速电动化转型,丰田计划2026年推出10款电动车,竞争将日趋白热化。

目前,比亚迪在日本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并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布局。

RACCO预计将于2026年夏季在日本上市,而比亚迪的纯电卡车T35则计划于2026年在日本上市。

日本街头的身影正在悄然改变,从北海道到冲绳的各地公交系统,比亚迪的电动巴士已成为常见风景。

中国汽车品牌不再是国际市场的仰望者,而是凭借电动化技术优势,成为了新规则的制定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1-9 07:16 , Processed in 0.06874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